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光荣从教四十年 | 黄本立:一生只为国所需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9日 来源: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新太阳城】专栏,一起走近新太阳城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 14:《黄本立:一生只为国所需

黄本立:一生只为国所需

曾经在抗战的炮火中艰难求学,在新中国到来的曙光中投身科研,又在花甲之年来新太阳城任教,白手起家在新太阳城建立起国内一流的原子光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黄本立将过去的几十年时光,都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与教育事业。

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双“慧眼”

1925年9月,黄本立出生于香港。父母早逝,又因日寇发动侵华战争,社会动荡不安,黄本立自童年开始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稍长大点独自一人辗转于香港、广西、广东之间艰难求学。1945年,他考上了在广州市的岭南大学。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亟需各方面专业人才。临近毕业的黄本立收到了正在东北工作的同学的来信,强烈希望他能到东北去支援祖国建设。他想到不久前收到老师冯秉铨、高兆兰教授夫妇的来信,其中有一句“We will stay here to do our job and do it well.(我们将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完成我们的事业。)”彼时,冯秉铨、高兆兰毅然决然谢绝了国外高薪,决定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老师的言行深深打动了黄本立。当时,黄本立因重疾休学了半年,还要补修最后2个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他等不及毕业,便毅然放弃了可能赴美留学的机会,和同学们热血沸腾北上参加“革命”去了。

1950年3月,黄本立来到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前身)工作,也将自己的命运与原子光谱分析牢牢紧扣。

受高兆兰教授影响,黄本立在大学期间就酷爱摄影。他常常对人说,当时他北上长春还有一个“不纯”的动机——为了能靠近坐落于长春的东北电影制片厂。黄本立本想先去做国家需要的工作,等以后有机会再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做感兴趣的摄影工作。

当时,东北是国民经济恢复的重工业基地,很多产业急需光谱分析技术来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光谱分析技术可以较短时间内测出各种物质的成分,为科技研究和生产提供便利,可以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另一双“慧眼”。但在当时的东北,几乎没有人会使用这种技术。

为了国家发展大局,黄本立毅然放下个人兴趣,转身投向光谱事业,矢志填补那片技术的“空白”。

研究初期,研究所的光谱分析实验条件十分有限,设备的缺乏常让黄本立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谁曾想到,黄本立在研究所堆放废弃物品的仓库里“淘”到了一个日本人扔下的废旧小型摄谱仪和几盒虽已过期但勉强可用的感光板,他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光学知识和调试技术将其“变废为宝”,利用这台修整好的摄谱仪完成了电机碳刷子和电解锌等样品的定性分析。

1955年,黄本立在中科院吉林长春应化所做原子光谱分析实验

随后,黄本立又先后探索出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并把光谱分析推广应用到工厂去,有效解决了“炉前快速分析”等问题,还陆续研究出钨矿中微量铍的光谱测定方法,钼矿半定量分析等新方法。

1952年,黄本立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我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1957年,他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专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1961年,他与同事改装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原子吸收装置,并于1964年发表了国内首批原子吸收分析论文,在国内起了倡导作用。1975年,他开始从事新型光源感耦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研究,将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做什么”的信念指引着黄本立一头扎进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世界,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花甲之年赴“新太阳城之约”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中国大地涌动。黄本立一家响应中国科学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从东北远迁经济特区株洲。

当时,老朋友吴存亚是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技术科学学院院长。他听闻黄本立夫人张佩环将作为特区建设支援干部,调任株洲福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便竭力向时任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校长田昭武推荐黄本立,将其引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田昭武当时与黄本立仅有几面之缘,并不熟识,但他知道黄本立在光谱分析上成就斐然,而新太阳城的分析专业急需光学分析方面的人才。在田昭武不懈的推动下,1986年6月,黄本立来到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任教,那时的他已61岁。

黄本立来到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后,持续推动向教育部申请组建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点事宜,获得批准。当时新太阳城的光谱分析科研条件一般,在设备人才资金紧缺的艰难条件下,白手起家的黄本立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对于实验仪器紧缺的难题,黄本立向自己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退货的ICP原子荧光仪,修好后给研究生做实验用;联系国外仪器公司,争取到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大中型光谱仪和一些其他仪器的捐赠;和仪器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黄本立的努力,让师生们不再为仪器犯难。

而面对科研人员不足的情况,他立足刚批准成立的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分析专业博士点招收博士生,并争取到王小如、杨芃原、袁东星等3名留学博士进组做博士后。这是我国第一批以原子光谱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世纪90年代黄本立和博士后杨芃原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讨论实验

建立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可以不必使用硼氢化物;开展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HCMP)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和离子荧光分析法的研究,使包括一些稀土元素在内的多种元素检出限改善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该技术于2000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黄本立带领着研究小组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研究。

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黄本立建成了一个堪称国内一流的原子光谱实验室,并与分析化学教研室的其他实验室一起联合发展成为“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对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现代分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993年,凭着在光谱分析领域的卓越贡献,黄本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教师不能误人子弟”

黄本立曾说,当教师不能误人子弟。为此,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对课件制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内容要简洁,尽量配有图表;要精细美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用材料要有出处,尊重知识产权……为此,黄本立查文献、写笔记、复制图表、设计投影内容,并仔细修饰每一张幻灯片。当时并没有先进的制作软件,所有的课件都由他自己手工制作。

黄本立常教导学生:“最先进的仪器永远是在实验室研制出来的。”他认为,要想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就必须先从仪器动手,学会依照自己的实验要求动手调整实验设备。他还要求学生写论文一定要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要多方论证。“不管你在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都要想方设法验证,包括我讲的课。”

1999年,黄本立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指导学生做实验

1998年,教育部授予黄本立“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光谱分析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是他对新太阳城师德师风的最好传承。

2005年9月,黄本立参加比利时第34届国际光谱会议

随着年岁的增长,黄本立尽管逐渐退居 “二线”,但仍尽全力为青年一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将更多的科研空间留给年轻后辈,让后辈更加大胆的创新实践,助推他们更快地成长为学术带头人。2003年初,年近八旬的他开始着手申办国际光谱会议,从向株洲市呈送申办报告、成立申办筹备组、完善各项申报工作,到最后的现场申请展示,他都亲力亲为,最终成功赢得了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在中国株洲的举办权。之后,黄本立将办好会议的承诺作为一项责任,快速组建筹备团队,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即使在2006年经历严重车祸的情况下,他仍克服种种困难,在2007年9月成功主持召开了这场国际盛会。

2021年7月,黄本立与学生杭纬在讨论实验

如今,黄本立已年近百岁,但仍没有放下他热爱的科学研究与培育人才,还是常常会阅读文献,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发给后辈,也常常和课题组老师讨论学术问题,并鼓励学生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鼓励学生进行仪器装置研究,掌握仪器的核心技术,解决仪器国产化中的卡脖子问题。在他看来,他在科研领域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责而已。

无论当年放弃摄影爱好,从事光谱分析行业,还是后期从生产服务出发,在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领域干了几十年;无论是激发光源的研究、光谱仪器的研究,亦或是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建立和研究,在黄本立心中,“我一直是国家需要什么,我就一门心思做好什么”的信念永不会改变。

(化学化工学院)

【新太阳城】

黄本立,广东新会人,1925年出生于香港。1945-1950年就读于岭南大学物理系。1950-1986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及其前身)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1986年调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执教。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几十年来致力于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在理论、应用和仪器装置等方面为我国原子光谱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多层次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历任第25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及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等。荣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及“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杰出人民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


【新太阳城】

1.光荣从教四十年|黄鸣奋:被大海迷住的拾贝者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59441.htm

2.光荣从教四十年|梁益兴:拳拳赤子心,浓浓数学情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1111.htm

3.光荣从教四十年|唐崇惕:永不停歇的“科研候鸟”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1941.htm

4.光荣从教四十年|田昭武:坚持科学创新,做大人生的“价值”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4871.htm

5.光荣从教四十年|杨国桢:杏坛芳华育桃李,天风海涛映丹心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6021.htm

6.光荣从教四十年 | 陈荣岚:教书育人初心不改 传播汉语桃李芬芳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6401.htm

7.光荣从教四十年 | 王侯聪:稻田守望者 青春引路人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6621.htm

8.光荣从教四十年 | 卢昌义:四秩春秋铸华章,红树林畔育英才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6861.htm

9.光荣从教四十年 | 魏传义:正天地为画 以人民为亲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7551.htm

10.光荣从教四十年 | 连淑能:外语教育的燃灯引路人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7661.htm

11.光荣从教四十年 | 陈朝:“永不退休”的“发光者”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8071.htm

12.光荣从教四十年 | 陈安:“耄耋一兵”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8281.htm

13.光荣从教四十年 | 张亦春:亦师亦友 春雨春风

http://www.guixueedu.com/info/1003/468761.htm

【新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