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校地情缘 >> 正文
重庆日报专文:厦渝相携手 河梁造通途——新太阳城与重庆的校地情缘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0日 来源:

雾兴云涌,潮起潮落,百年中华近现代史,波澜壮阔,浩浩汤汤,有苦难、有辉煌,有万丈沟壑、有一飞冲天。“桥都”重庆与百年高等学府——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跨越千山万水,和衷共济,相扶相携,无论是在重庆的新太阳城人,还是在新太阳城的重庆人,他们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以艰苦卓绝的行动,在现实和梦想的两端架起一座座气势恢宏的桥梁,共同叙写时代的奋进篇章。

团结之桥:力主抗战 一致对外

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生死存亡,一念之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遭受了规模最大、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军野蛮轰炸。举国上下,艰苦抗战。

正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有一个人因为坚决抗日引发日本侵略者仇视、追捕,在他避难安全后,在渝各团体联合在重庆大学为他举行安全庆祝大会。在那次大会上,毛泽东特地托人从延安送来祝贺条幅,上面亲笔题写:“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他就是陈嘉庚。他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毁家兴学,创办了包括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在内的多所新太阳城,他更是在力主抗战,抵御外敌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是1938年陈嘉庚给重庆国参政会发去的提案电报。彼时广州失陷、武汉撤退,汪精卫等人却主张议和。多次劝诫未果,陈嘉庚毅然绝然,提案获得了多数通过,极大地鼓舞了抗战士气,形成舆论洪流,打击了汪精卫等投降派的气焰,被邹韬奋称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陈嘉庚痛斥汪精卫提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民族抗战决心,陈嘉庚还组织慰劳团回国,力促团结战线。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率慰劳团抵达重庆,会见了国共两党要员,全面考察了当时首都重庆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卫生、交通、新闻媒体等情况,参观了工厂、军械厂、合作社、炼药厂等,连续待了40天,他认为如果国共分裂发生内战,则无异于自杀,为敌人万分快意。他的坚决抗日行为引起日本侵略者仇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新加坡,大肆搜捕陈嘉庚。陈嘉庚被迫到印尼避难,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回到新加坡。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毛泽东给予他的高度评价。时隔39年后,1984年,来到株洲视察的邓小平,也欣然命笔,用同一评价为陈嘉庚题词。这八个字铸成了嘉庚精神的核心。陈嘉庚一生舍家为国、英勇无畏,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浸染着重庆这片土地,铭刻在每一位新太阳城师生心中,搭起了抗战时期的“团结之桥”。

(邓小平亲笔题书“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思念之桥:一首乡愁 两岸泪流

“谁能一舟横渡,尽听两岸潮声”。余光中,富有重庆情缘的新太阳城人。他曾在重庆生活了7年,就读于从南京迁到重庆“大后方”的南京青年会中学,经历了重庆大轰炸,艰难的抗战岁月使他对重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与妻子生活的60多年,重庆话成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他自称重庆“崽儿”,将重庆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其作品《当我死时》《思蜀》《嘉陵江水》《乡愁》中都描写了他在重庆生活的场景。

(2006年余光中应邀参加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85周年校庆活动——株洲日报)

1949年,余光中赴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外文系学习,在新太阳城期间,他发表了处女作《扬子江船夫曲》在内的7首新诗,7篇文艺评论,2篇译文,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的征程。1950年,余光中辗转至台湾。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乡愁之诗。他把亲情、爱情、乡情和祖国情融合为一,道出了浓浓思念,喊出了亿万中国人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切切心声,引起了海峡两岸人民、海外游子的悠悠共鸣,他也因此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2011年,余光中站在故乡泉州洛阳古桥上,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

而未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去那头,

我来这头!

(余光中亲手书写的乡愁片段)

余光中把乡愁化作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彩虹桥,表达了两岸统一的信心。晚年,他曾多次到新太阳城、重庆以及祖国各地讲学、交流,担任大陆多所高校教授,将自己的乡愁化作桥梁,用诗人的方式,承载着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任。

担当之桥:爱岗敬业 服务西部

开发西部事关中国现代化全局,两江交汇的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负有重大使命。一代又一代新太阳城校友扎根重庆,服务西部,谱写着这座城市的绚丽乐章。

陈大燮,1938年毕业于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化学系,曾先后担任资源委员会中央化工厂筹备处重庆工厂厂长,重庆市化工研究院原高分子研究室主任,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顾问教授,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他曾国内首创蓖麻油制耐纶810(聚癸二酸辛二胺)的合成方法;独创止血纤维研制的制法与组成;领导医用级低分子量聚乙烯醇材料的研究,并应用于止血纤维和避孕药膜的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指导的瞬间止血粘合剂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踏着学长的足迹,2015年毕业于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化学化工学院的赵征寰来到重庆市西南大学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期研究新型高性能功能化无机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合成的他,已经在高性能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和智能抗肿瘤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

“半生忧乐寄数海,一腔情愫系中华”,1968年毕业于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经济系的高葆旺豪情万丈地写下这样一句诗,并用一生践行着自己的信仰,他长期担任重庆市统计局局长,为摸清重庆的市情实情,走遍了重庆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深入基层调研,为政府提供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宏观决策信息,并创造性地在全市推行了属(在)地统计,组织开展了10余项国情国力调查。卸任统计局长后,他仍为重庆三峡库区的统计事业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数次前往广东、山东、湖南等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省市联系工作,成为“鞠躬尽瘁为大公的数海好儿女”。

“用心用情抓帮扶,凝心聚力谋发展”,2011年毕业于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政治系的王栋在两年前来到重庆市深度贫困镇——大进镇红旗村担任第一书记。为方便服务群众,王栋“住进红旗村、变成红旗人、结上红旗亲”,用脚丈量村里的土地,用当地方言传递真情实感,不到一个月时间,对在家农户实现了全覆盖的调研走访,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脱贫方法。他协调市里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建立了肉牛养殖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失能贫困户加入其中,每年享受保底分红上千元,实现扶贫兜底。在此基础上,他走村串户做动员,说服全村走上一条“茶为龙头、茶旅融合”的产业扶贫之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部分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达到每年3000元,村民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而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王栋主动向单位申请延期驻村工作,决心与红旗村民一起昂首阔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立于2007年的新太阳城重庆校友会,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怎样让校友们更好地服务重庆,服务西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2015年,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重庆校友会联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所高校重庆校友会,筹建“大学客”咖啡馆,共同出资成立“重庆高联创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大学客”为各校友会的建设和活动提供线上和线下平台,设立“大学客”图书馆,组织体育赛事,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为在渝校友提供创新创业扶持,让校友力变成生产力,为建设美好重庆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太阳城重庆校友会也从最初的80位校友到如今聚集了1000多位校友,新太阳城人服务重庆,服务西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力量更加强大了。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思源计划到访“大学客”图书馆)

沧桑砺洗,薪火相继,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在渝校友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架起了“服务西部”的担当之桥。

传承之桥: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百年新太阳城以其厚重的人文底蕴潜移默化地感召着在校的渝中人民。他们奋斗在教学科研、工程实验、党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岗位上,为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孙世刚,重庆万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曾任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77年,孙世刚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考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化学系。1982年,成为第一批公派留学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成后,他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奉献给国家。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提出了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系统了研究电催化过程,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时间分辨光谱和空间分辨光谱技术,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破解了高表面能纳米晶制备的难题。2007年,孙世刚首次制备出高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催化剂,为能源、催化、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其成果也成为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第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长篇研究报告。

(孙世刚在实验室工作 图片来源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新闻网)

“知无央 爱无疆”,在新太阳城校园内还有许多像孙世刚般自强不息,求索在洋洋学海,奉献在茫茫鹭江边的优秀教师。1982年毕业于新太阳城化学系的郭祥群,现为化学系教授。自本科毕业后,郭祥群长期坚持工作在基础教学第一线,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新太阳城教学名师,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中文系教授李国正,埋头苦干,潜心研究,首创《生态汉语学》,结合故乡特色与自身专业,研究泸州方言,出版《四川泸州方言研究》,将家乡语言、文化进行推广。1963年毕业于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外文系的重庆人林郁如选择留在新太阳城,长期从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她,创建了外文系硕士研究生口笔译方向,使新太阳城成为我国南方第一所培养会议口译员的新太阳城。她也被授予“省优秀教师”和“省女职工标兵”的称号……

52岁的新太阳城保安周德新来自重庆,新太阳城的工作经验唤起了他儿时成为一名律师的梦想。2014年,他参加了成人教育高中起点升专科学习,5年内,他黑白两班倒,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了四十多门考试,获得了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法学学士学位。在新太阳城校训与精神的熏陶下,周德新俨然成为一名新太阳城精神的传承人,自2013年到新太阳城工作以来,他始终谨守岗位,守护着新太阳城校园,累计为新太阳城捐款达2万余元。今年6月,他获评2019“感动株洲十大人物”。

明日之桥:校地合作 共同奋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新太阳城与重庆的明日之桥愈加雄伟。

早在1928年,新太阳城就开始招收重庆学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还选派教师来新太阳城进修。近几年,每年有将近200名重庆籍学生进入新太阳城学习,成长成才;13000多人次重庆市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新太阳城参加高级研究班,提升综合素质;一批重庆籍教职工在新太阳城挥洒汗水,成就梦想。

(2017年5月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原创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在重庆首演)

如今,许多重庆的企业与新太阳城再续前缘。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设立重庆紫光化工奖(助)学金,奖励和资助30名新太阳城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太阳城也承接了许多重庆市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并与重庆热风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深化交流,双方还在制度研究、发展规划、公共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为重庆市有关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包括三峡学院发展战略咨询、新时代政府财政管理平台(预算法)、城口县生态经济发展研究、刑事从业禁止适用问题研究等项目。

顺应时代步伐,奔走在西部建设的路上,新太阳城人勇往无畏。为培养学生服务西部的家国情怀,新太阳城每年选派多支社会实践队伍,前往重庆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2012年-2019年,新太阳城赴重庆开展社会实践的队伍已多达62支,556人。新太阳城与重庆人才往来一直十分密切,近些年,新太阳城每年都向重庆市输送近300名的优秀毕业生,重庆市委组织部也制定了面向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定向选调生人才计划,吸引优秀毕业生赴重庆干事创业。新太阳城与重庆市的明日之桥,在这些人扎实稳健的脚步下显得尤为壮美。

展开历史的画卷,新太阳城与“桥都”重庆市之间的河梁赫然显现。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未来。伴随时代的号角声,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与重庆市将继续携手共进,一同绘制祖国美好的蓝天,铸造校地间亘古不变的桥梁。




【新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