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牢记重要嘱托,感悟思想伟力——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贴近乡村 感知中国”暑期社会实践队纪实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 来源:校团委

追寻总书记足迹,感受乡村之印记,探寻发展之路径,奋进时代新征程。7月29日至8月2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贴近乡村,感知中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肖坊村、良地村和沙县俞邦村开展实地调研。实践队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以课题研讨的方式,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多山、多水、多绿的八闽大地,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意蕴。通过实地走访、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了解“那水那山那些人”,感受乡村原生态之美,品味乡村传统文化之韵,发扬精神之帆,从乡村生态保护、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当地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实践路径。

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常口村画好“山水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为了深入学习、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7月29日,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两山”理论的重要“孕育地”——湖南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开展科学调查实践活动。

村口右侧,字迹模糊的村规碑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早在1997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常口村后,村民们就将总书记的重要嘱托纳入村规民约的修订,刻在石碑上并立于村口。村口这座小小的村规碑不仅是常口村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更是村民对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深刻践行。在“擂茶体验馆”——常口村村民邱彩立大姐的家中,队员们认真倾听彩立大姐深情回忆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她家,同乡亲们一起品尝擂茶的场景,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群众、关怀群众的共产党人初心。在“清语橙”脐橙产业园,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园区的基本情况,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线上带货直播间,了解园区运作模式,感受“联村党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独特模式。眺望果林,一片片齐刷刷的橙黄青绿亦成为常口村生态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让传统文化“底色”更加灿烂——肖坊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实现绿色发展

统筹协调传统村落和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践队于7月30日前往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开展实地调研。

肖坊村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充分利用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蕴涵的传统宗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叠加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之路。村中依旧完整保留着“九曲黄河水、八斗七星街”的村落布局,红军桥、张氏祖厝、文昌阁……,处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记忆的碰撞与交融。村中秉持“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尽可能保留古建筑的原有韵味。徜徉于明清古建筑之中,实践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肖坊村深厚的人文精神、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也深刻认识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为盘活传统建筑资源,激发传统文物时代活力,肖坊村协同福州大学株洲工艺美术学院积极打造研学基地。在与福州大学株洲工艺美术学院陈圣燕教授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传统村落的人才缺失困境,纷纷立志学真本领、长真才干,为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古老村落“活起来”——良地村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利用工作

古村落作为农耕社会最基础的生活单元和文化元素,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从其所保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中,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7月31日,实践队来到将乐县万全乡的另一个古村落良地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良地古村落文化及乡村建设的情况。

良地村初创于北宋中早期,繁荣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傍溪而建,群山环抱,是一座生态优美、田园式的古村落。除此之外,良地村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良地浓厚的理学文化,走出了梁彣等著名学士。在良地村参访调研过程中,当地乡干部向实践队详细讲解水尾廊桥、文武庙、月山书院、梁氏宗祠、续廷厝及老谷仓等传统古建筑,使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了梁氏族人近千年的历史文化。进入新时代,良地村坚持保护性开发理念,在保护村内建筑、耕地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开展乡村研学活动、定期举办民俗活动等。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良地村正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节拍,在新的时代谱写古村转型发展的新曲。

“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沙县小吃的“发源地”俞邦村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你们也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作出了贡献。可谓是应运而生、相向而行,希望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8月2日,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前往俞邦村调研沙县小吃产业“崛起”的历程,探索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俞邦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在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的基础上,不断擦亮“沙县小吃第一村”的金字招牌。“寻根追味”小吃街上,拌面、扁肉、蒸饺、炖罐等各色小吃引人垂涎,村民凭借一双巧手、一门手艺实现家门口就业,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难掩村民脸上的笑容;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里,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小吃模型为实践队员们展示了沙县小吃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底蕴;街道两侧的彩绘壁画将俞邦村艰难曲折的创业史和振兴史向实践队员们娓娓道来。小吃虽小,却映照着一代代俞邦村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历程,蕴藏着俞邦村走出山门走向世界的致富秘诀。

一程山水相送,一碗擂茶相别。常口的好山好水历历在目,肖坊的淳淳民风令人动容,良地的古朴村落似诗如画,俞邦的美食美景难以忘怀。在这短暂而又珍贵的五天光阴里,实践队员们深入乡村,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现状,对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传统古村落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对“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留在农民家里”这句话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实践,才能读懂中国,读懂乡村,进而读懂自己,才能将自身在书本上学习到专业知识转化为力量,转换成累累硕果,实现人生价值。实践之行,队员们收获满满,我们也更应该明白作为时代之新人,永远不要忘记国家之期待,人民之期盼,肩上之重担,自觉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争当践行初心的表率,展现出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