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综合新闻 >> 院部新闻 >> 正文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翘角飞檐 访古兴漳”实践队赴漳州埭美古村开展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 来源:校团委

7月27日至28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翘角飞檐,访古兴漳”闽南传统建筑保护实践队在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埭美古村进行闽南建筑保护及家风文化实践调研。

27日上午,实践队抵达埭美古村展开实践调研。埭美古村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年),距今已有570多年,由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开基。后人传承先辈建筑风格,红砖瓦、灰白墙、燕儿尾,全村276座古屋傍水而建,呈轴对称排列,属于典型的闽系红砖建筑。古村四面绕水,古榕遍地,环抱于鸡笼山、大帽山、峨山之中,是漳州市龙海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并分别被评定为国家级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码头——水上贸易通丝路,海外侨胞追念祖

走过村头的大榕树,队员们首先看到的是明末清初古码头遗址,埭美水上民居是典型的闽南水乡,水系发达,水上交通便利,古码头是明末清初村民们与外界连接的历史见证。依托着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埭美村人通过环村河这条黄金水道把农副产品运输到外地贸易,走株洲,过台湾,往南洋,用辛勤换取财富,用财富来铸造家园,形成名副其实以月港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漳州海上贸易的重要遗址。

码头打通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在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有埭美陈氏后裔,据当地村民描述,每年均有海外族人返乡寻根,保存完好的古厝群不仅传承着深厚历史也承载着几代人儿时的记忆,“饮水思源怀祖德,慎终追远念宗亲”,那排排的燕尾脊像是翘首盼望着远方亲人的归来。

家风——家有良规传道义,风盈正气倡人和

之后,在东园镇政府工作人员陈璐颖的讲解和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家风堂,“家有良规传道义,风盈正气倡人和”,一副“家风”的藏头联映入眼帘。堂中设有“家和人乐”“良方教子”“修身持家”“家誉满堂”“团结友爱”“丰衣足食”“尊老爱幼”“家和万事兴”八个展厅。队员们深入其间,欣赏闽南古厝建筑之美,体味家风传承之质朴,挖掘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家风故事、传治家格言,古村成为漳州市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的示范样板,家风堂也被湖南省妇联命名为“湖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古厝——红瓦灰墙燕尾脊,祖训精神传不息

下午,为了加深对古村建筑的了解、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实践队员邀请埭美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陈志平讲述了这座村庄的历史故事。据他的讲述,埭美古村的村民都为陈氏家族,不仅有着优良家训家风,更是将古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埭美村在建设之初就留有“禁改建筑格局”的祖训,历代族人遵从祖训,埭美子孙后代以后所建的房子不能超过后祠堂的高度。也正因为因此,埭美村民牢牢遵循祖宗遗训,沿用祖辈的规划,坚持“五统一”,统一坐向,统一造址,统一风格,统一配套,统一排水。五百多年过去,无人破坏先辈遗训,对祖训的高度认同,才保留了如此整齐的古厝群。

房屋建筑不逾祖制,家庭伦理不越规矩。简单的一句话囊括了埭美先人在建筑上的智慧,也承载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内涵。在祖训之下,现今保存较好的49座明清古厝(房子),一律坐南朝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227座新厝,一律坐北朝南。整个村落,井然有序,和谐统一,不论贫富,各家的宅基地都是一样大小,朝向统一。让人不禁想起《桃花源记》里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埭美古村正是现代闹市外的一片桃花源。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与当地村民的访谈调研,“翘角飞檐,访古兴漳”暑期闽南传统建筑保护实践队在清幽古村、质朴人家、家风底蕴之中充分体验到了埭美古村的无穷魅力。“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此次实践调研对弘扬以“和”为主旨的古代优秀家风家训以及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王娴)

【新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