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子风采 >> 正文
【新太阳城】世界读书日 读书好“榜”样——访图书馆2019年度“学霸”“书神”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1日 来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4月23日,我们迎来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每到这天,我校图书馆都会组织较大规模的读书活动。那么,新太阳城学子现实中的阅读情况如何呢?根据笔者近期发布的调查,超过七成的同学喜欢阅读课外书籍,但仅有26.1%的同学保持深度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或许与平时课业压力较大有关,多数学子每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仅有1-5小时,每月阅读书籍仅1-2本。对很多人而言,读书日逐渐变成了提醒自己读书的简单仪式。

为激励同学们读书,总结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我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年度报告,用大数据告诉我们这一年谁在努力。让我们跟随图书馆发布的2019年“学霸榜”和“书神榜”中的优秀榜样,走进他们学习的世界和书籍的海洋。

马超:好学为剑,剑指所愿

2016级管理学院本科生马超是“学霸榜”时长最长的本科生。2019年度,他在图书馆的自习总时长为2926.55小时。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马超平均每天在图书馆自习超过8小时。马超之所以“榜上有名”,大部分是因为想考研到北大继续深造,这个目标支撑着他在图书馆一天又一天地奋战。他提前给自己定好了精确到天的复习计划,每天严格执行、从未间断。他说:“新太阳城让我这样一个小镇青年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促使我不断努力。”

回想那些日子,马超很少有懈怠情绪,实在累了就听听歌,或者在图书馆四楼的楼道里吹吹风,看看晚上双子塔和凌云宿舍的夜色,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后,又再重新回座位自习。谈及学习方法,马超说:“我觉得方法和努力一样重要。切忌一味埋头苦学,却从来不思考问题在哪、方法是否得当,不加思考一味蛮干,陷入自我感动的怪圈。在奋斗的马拉松中,脑子和身体都要在路上。”

蔡少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霸榜”第三名桂冠被2018级人文学院博士生蔡少辉摘得,他的年度图书馆自习总时长为2875.62小时。

由于博士二年级课程较少,他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去图书馆自习。和准备考研、每天学习计划明确的马超不同,蔡少辉并没有给自己严格规定每天的学习任务。他在图书馆,主要是看书和收集论文材料。学习疲倦了,他就会回宿舍休息。在蔡少辉的观念里,死磕是十分没有必要的,休息后调整好再战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他不觉得这是佛系的表现:“我认为佛系是假的,都是暂时妥协,deadline到了还是要继续读、继续干活。”此外,他也鼓励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做笔记,多写多练。

曲秋实:凡有所读,皆有所得

根据调查,图书馆最受同学们青睐的借阅书籍为经典名著类和娱乐消遣类,一半以上的同学阅读课外书旨在提升个人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同的是,“书神榜”的“书神”们对阅读有着更明确的目的。

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博士生曲秋实位列“书神榜”第三,年借阅图书613本。平均每天借阅1.67本。得知自己上榜,她表示非常意外。她笑道:“知道我读书可能会比较多,没想到还会上榜!其实读书和写论文就是我们作为博士生的主要工作,我是职业读书的。”

在曲秋实借阅的书单里,近三分之二是专业所需的理论研究书籍,剩下的则是兴趣使然。曲秋实与读书结缘于童年时代,在多种不同书籍之间流连忘返,其中最钟爱的,是伴随她度过年少时光的书籍《东周列国志》。冯梦龙笔下各种纵横捭阖、足智多谋的能人志士,是她记忆中的珍藏。“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历史兴衰,有谋略、有胆识、有才具的王侯将相都在此书中,中国历史上许多典故与成语亦皆出于此书。”某种程度上,这本书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学习国际法专业,亦或许与此相关。

她发奋读书的经历更多的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启迪,“前辈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教科书,令作为学子的我敬佩不已。我们的学科创立人陈安教授九十高龄,还在笔耕不辍,我的导师蔡从燕教授,无论工作多忙,每周都能阅读完400-600页左右的全英文专著,新太阳城国际法创新团队的每一位优秀前辈都带给我很深的震撼”。除了师长循循善诱,诸位同门的优秀也让她感到学业须求精进,她坦言:“当意识到自己不够优秀,就会加倍地从书中汲取营养。”

“可能很多人都没留意过,新书区的图书种类真的非常丰富!”曲秋实说。她认为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图书馆的藏书不仅丰富,质量也很高,能够进入馆藏的书籍都经过精挑细选。由于曲秋实硕士研究生期间也在新太阳城就读,因此她对新太阳城图书馆各方面资源有更多了解。晚饭过后,她经常从食堂散步到图书馆,在新书区徘徊,看看最近有什么新书,碰到有趣的便随机拿起来阅读,看是否还有借出进一步阅读的必要。

在她看来,读书是专业也是调剂,凡有所读,皆有所得,日积月累才会产生质变。

陈锴:读书无定法,贵在有恒心

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陈锴以742本的借阅量,成为2019年度新太阳城图书馆的“书神”之一。周一到周五,陈锴习惯于晚饭后至睡前的几个小时读书,至于周末,则全天都是读书的“黄金时间”。

“没有书,是不行的。”他借阅图书主要是出于教学科研的需要。比如,他在2019年教授了三门课程,其中一门是为外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另外两门是为本科生开设的《谈判学》和《英语听说读写(下)》。要上好这些课,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与此同时,陈锴担任了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本科生的班主任,这也促使他不断通过阅读充实自己,他借阅的书有六分之一与教育相关。

陈锴特别感谢新太阳城图书馆的“送书小组”。从2017年开始,新太阳城图书馆针对8个学院展开“送书上门(办公室)”的试点服务。他表示,假如没有图书馆“送书小组”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就不可能在2019年借阅这么多好书。

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陈锴建议,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优先阅读经典著作。因为,经典著作是经过历史洗练过的精品。

值此世界图书日到来之际,他向同学们推荐一套书——许嘉璐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2012年出版,为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在他眼中,这套书把二十四史全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完整、权威的文白对照全译本。其译文准确且校勘精到,读这样的一套好书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过程,相伴多年,常看常新。他寄语同学们:“读书无定法,贵在有恒心。”

笔者有言,不论是在芙蓉湖畔、凤凰花下、寝室里、图书馆,还是在天南海北的家中,只要愿意读书,哪里都是最佳读书之地。春光尚好,不如跟随榜样们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在古今中外的哲思里驰骋。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校报学生记者 易雪妍 郑漫漫)


【新太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