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球疫情防控中思考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1日 来源: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何结合全球疫情来思考和理解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31日下午,在一堂《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网络思政课程上,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奇琦副教授就以“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为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

课堂以嘉宾连线、师生互动、探讨思考的方式推进专题的讲授和互动。课堂邀请到了两位目前在海外工作访学的教师,她们是: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红梅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苗瑞丹副教授。嘉宾们用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和探讨了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于“爱国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首先,两位嘉宾分别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英美目前的疫情概况,并从不同的角度梳理分析了英美两国政府基于本国国情采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深入解读了英美民众应对疫情时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价值和理念差异。在全球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两位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苗瑞丹从理论溯源角度为同学们解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强调,当今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面临诸多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国积极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展现了大国担当,也对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全面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具有重要意义。石红梅强调,我们最终是否能够战胜疫情,并不是取决于个别国家或地区疫情防控的胜利,而是取决于全球疫情防控的进度,这就意味着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休戚与共。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面对近期网上出现的针对全球疫情防控的一些言论,两位嘉宾就大学生在全球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理性”爱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石红梅认为,他人有难、伸出援手,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她呼吁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多分辨、多甄别、多调查、多分析,做到理性爱国。她强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考虑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交互影响,国家在交互发展中才能实现共赢。苗瑞丹谈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此次全球疫情防控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倡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做到理性爱国。

接下来,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如何看待留学生等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带来输入性感染风险”“疫情暴发后将对全球格局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下疫情防控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大学生能帮助海外华人抗疫做些什么”等关切的问题,两位嘉宾一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课程最后,王奇琦结合两位嘉宾的发言进行课程总结。她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植根于爱国主义思想中,而爱国主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爱国主义思想中的和谐思想、大同思想、变革创新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合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遵循。

“这堂课来得非常及时!”课后,林欢雨同学激动地说道,“这堂课并不止于浮皮潦草的名词解释,而真正是深入民众的生活,品人间况味尝烟火之气;这堂课不止于国内主流思想的介绍,而是旁征博引将国外当前局势以及未来发展期望高度浓缩在了其中。”

经过此次课程,青年学子认识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要以高度理性看待家、国、世界的关系,与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将疫情防控专题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之中,开展系列网“疫”思政课,以鲜活的素材回应同学们的热切期待,解开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疑点、难点,更好地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关键课程作用。

(文/图 李斯倩)

责任编辑:曹熠婕

【新太阳城】